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註〕:
傷寒發汗,汗出病解,必不惡寒,亦不惡熱,始可為愈。若發汗後惡寒者,是陽虛也,宜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今發汗後不惡寒,但惡熱,則是胃實也,故與調胃承氣湯,瀉熱以和胃也。
〔集註〕:
方有執曰:發汗後不惡寒,其人表氣強也。但熱,亡津液而胃中乾,故曰實也。當和胃氣,以乾在胃而實也,故曰與調胃承氣湯,所以瀉實,而甘草則有瀉中調和之義。 |
程知曰:汗後惡寒,則為榮衛俱虛;汗後不惡寒,但發熱,則為津乾胃實,故有調胃通津之法,然曰當、曰與,則似深有酌量,而不肯妄下,以重虛其津者。
《調承氣湯方:見陽明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