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按〕:
  若頭痛之「若」字,當是「苦」字,苦頭痛方為必衄之證。若是「若」字,則凡頭痛皆能致衄矣。

〔註〕: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裏已實,似可下也;頭痛、熱未已,表未罷,可汗也。然欲下則有頭痛發熱之表,欲汗則有不大便之裏,值此兩難之時,惟當以小便辨之。其小便渾赤,是熱已在裏,即有頭痛發熱之表,亦屬裏熱,與承氣湯下之可也;若小便清白,是熱尚在表也,即有不大便之裏,仍屬表邪,宜以桂枝湯解之。
  然傷寒頭痛不論表裏,若苦頭痛者,是熱劇於榮,故必作衄,則榮熱解矣。方其未衄之時,無汗宜麻黃湯,有汗宜桂枝湯汗之,則不衄而解矣。

〔集註〕:
  汪琥曰:頭痛不已者,為風寒之邪上壅,熱甚於經,勢必致衄,須乘其未衄之時,酌用麻黃湯或桂枝湯以汗解之,而驗小便,實為仲景妙法。
  魏荔彤曰:此條之衄,乃意料之辭,非已見之證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