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

  小青龍湯方:

  麻黃 三兩,去節 芍藥 三兩 五味子 半升 乾薑 二兩 甘草 三兩,炙 半夏 半升,洗 桂枝 三兩 細辛 三兩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沬,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加減法:
1.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
2.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
3.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4.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5.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大,熬令赤色)。

〔按〕:
  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此必傳寫之誤。蓋本草蕘花即芫花類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行數十次,豈有治停飲之微利,而用雞子大之蕘花者乎?似當改加茯苓(四兩)。

〔方解〕:
  太陽停飲有二:中風有汗,為表虛,五苓散證也。傷寒無汗,為表實,小青龍湯證也。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
1.去大棗者,以其性滯也。
2.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仍加之。
3.去生薑者,以有乾薑也,若嘔者,仍用之。
4.佐乾薑、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得從汗而解。
5.佐半夏逐痰,欲以清不盡之飲。
6.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
7.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
8.若微利與噎,小便不利、少腹滿,俱去麻黃,遠表而就裏也。
9.加附子以散寒,則噎可止。
10.加茯苓以利水,則微利止,少腹滿可除矣。
  此方與越婢湯,同治水飲溢於表,而為腹脹水腫,宜發汗外解者,無不隨手而消。越婢治有熱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陽水也。小青龍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薑、桂,以散陰水也。

〔集解〕:
  柯琴曰:兩青龍俱治有表裏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裏熱,小青龍裏寒,故發表之藥相同,而治裏之藥則殊也。此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專滲瀉以利水,而微發其汗,使水從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而大發其汗,使水從外而出也。仲景發表利水諸法,
精義入神矣。
  趙良曰:溢飲之證,金匱云:當發其汗,小青龍湯治之。蓋水飲溢出於表,榮衛盡為之不利,必倣傷寒榮衛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後榮衛行,經脈通,則週身之水可消,必以小青龍湯為第一義,於此可類推矣。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