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註〕:
  此太陰轉屬陽明證也。傷寒脈浮緩,手足熱者,太陽也。今手足自溫,非太陽證,是為繫在太陰也。然太陰脈當沈緩,今脈浮緩乃太陽脈也。證太陰而脈太陽,是邪由太陽傳太陰也,故曰繫在太陰也。若小便自利者,則不從太陰濕化而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則是從燥化,此為陽明也。

〔集註〕:
  程應旄曰:陽明為病,本於胃家實。胃家之實,不特三陽受邪,能致其轉屬陽明,即三陰受邪,亦能致其轉屬陽明。聊舉太陰一經例之。脈浮而緩,是為表脈,然無發熱、頭痛、惡寒等外證,而手足祇溫,是邪不在表而在裏。但入裏有陰陽之分,須以小便別之,小便不利,濕蒸熱瘀而發黃,以其人胃中原無燥氣也;小便自利者,胃乾便硬而成實,以其胃中本有燥氣也。病雖成於七、八日,而其始證卻脈浮而緩,手足自溫,實是太陰轉屬而來也。即太陰、陽明推之,少陰三大承氣證,厥陰一小承氣證,何非轉屬陽明之病
哉。
  魏荔彤曰:病在太陽,熱為濕鬱團聚於裏,必有歸著。既不能發黃,小便自利,則邪何歸乎?不得不歸之於萬物所歸之胃。至於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硬,而為陽明病矣。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