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摶,故令氣,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註〕:
  誤攻、飲冷,皆可致
,固矣。今趺陽胃脈浮而不大、無力而虛,則是胃虛與邪相摶,即不誤下,飲冷亦令也。若趺陽胃脈滑,則為噦者,乃熱氣擁鬱之,非胃氣虛竭之。醫何可取實責虛,以自取其咎耶。若趺陽胃脈浮,而鼻中燥者,此熱據榮分,榮熱迫血妄行,必作衄也。世有以噦為呃逆者,不知噦即乾嘔也,以其有噦噦之聲,故又名噦也。
  觀今病呃逆之人,與飲冷水則氣自臍下,衝上出口,而作格兒格兒之聲,聲長、時止者為實可治;聲短不已者為虛,難治。

〔集註〕:
  方有執曰:此又出趺陽脈,而以噦與衄言,皆逼汗而不得汗之所致也。咎,過愆也。責虛,言求病於虛;取實,言反以虛為實而攻取之也。血屬陰而為內守,故曰守空。迫血,言劫汗也。

 
無字圖譜
故令氣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