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註〕:
  少陽,即首條口苦、咽乾、目眩之謂也。中風,謂此少陽病是從中風之邪傳來也。少陽之脈,起目銳眥,從耳後入耳中;其支者會缺盆,下胸中,循脅表,邪傳其經,故目赤、耳聾、胸中滿而煩也。然此乃少陽半表半裏之胸滿而煩,非太陽證具之邪陷胸滿而煩者比,故不可吐、下。若吐、下則虛其中,神志虛怯,則悸而驚也。此揭中風邪傳少陽之大綱也。

〔集註〕:
  程知曰:少陽惟宜和解,若吐之則虛其陽而悸,下之則虛其陰而驚。
  汪琥曰:少陽有吐、下之禁。祇因煩滿,故誤行吐、下之法。成註謂:吐則傷氣,氣虛者悸;下則亡血,血虛者驚。不知驚、悸皆主於心,誤吐且下,則津液衰耗,神志虛怯,故悸而驚也。
  沈明宗曰:胸中煩滿似乎可吐,但在少陽,其邪已下胸循脅,吐之徒傷胸中之氣,使邪內併,逼迫神明,則悸而驚也。
  魏荔彤曰:此條論仲景不出方。小柴胡條中有心煩、心下悸之證,想可無事他求也。汗、吐、下三法,既不可行,則當和解,小柴胡為少陽對證之藥,斯用之宜決耳。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