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小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沈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按〕:
  「脈細」,當是「脈沈細」,觀本條下文,脈沈亦在裏也之「亦」字自知。脈雖沈緊之「緊」字,當是「細」字。本條上文並無「緊」字,如何說脈雖沈緊,「雖」字何所謂耶?必是傳寫之誤。

〔註〕:
  傷寒五、六日,雖表有頭汗出、微惡寒之陽邪未罷,裏有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之陽結已形,但手足冷,脈沈細,則陽邪所結殊微也,故曰: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然脈沈細,似乎裏陰盛,而頭汗出,則為表陽鬱也。假令純陰結,則不得復有頭汗出之外證,始合悉入在裏之純陰結矣。夫既非悉入在裏之純陰結,此必為半在裏、半在表之陽微結也,故脈雖沈細,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三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者,和其不通身汗出微惡寒也。設不了了者,必大便之硬未除,自宜利其大便使得屎而解也。

〔集註〕:
  喻昌曰:陽微結者,陽邪微結未盡散也。舊註作陽氣衰微,故邪氣結聚,大差。果爾,則頭汗出為亡陽之證,非半表半裏之證矣;果爾,則陰結又是陰氣衰微。
玩本文假令純陰結,及陽邪若不微結,是純陰邪內結,則不得復有外證等語,其義甚明。
  程知曰:此言少陽病有似少陰者,當細辦其脈證也。
  程應旄曰:凡脈細、脈沈皆陰脈也。今與陽證同見,則為陽熱鬱結之診,無關少陰也。可見陽氣一經鬱結,不但陽證似陰,並陽脈亦似陰矣。
  沈明宗曰:得屎而解,當用大柴胡之法也。
  吳人駒曰:此證嘗見有誤作陰寒而施溫熱,以致大逆者。蓋因其惡寒,手足冷,脈細而沈,不究其證之始末由來也。
  周揚俊曰:此條惡寒肢冷,不欲食,脈細或沈,有似乎陰,最難辨晰,仲景特出「陽微結」三字,昭示千古,以頭汗出為陽,陰不得有汗也。至五、六日頭痛發熱,證原屬陽也,故縱見少陰之脈,不得為少陰之病。然獨未見少陽一證,何遽得為少陽病耶?此仲景所以又明言半在表、半在裏也。爾時裏證既多,不得純以表藥汗之
;外證似陰,不得復以裏藥溫之,故取小柴胡提出其邪於表裏之半。而大便硬,不了了者,則當下之得屎無疑也。仲景恐人未明,自為詳辨,然後知手足冷,微惡寒者,正因陽邪鬱結,不外通於肢體,故獨頭汗出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