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註〕:
  太陰經病,脈當浮緩;太陰藏病,脈當沈緩。今邪至太陰,脈浮不緩者,知太陽表邪猶未全罷也。故即有吐利、不食、腹滿時痛一、二證,其脈不沈而浮,便可以桂枝發汗,先解其外。俟外解已,再調其內可也。於此又可知,論中身痛、腹滿下利,急先救裏者,脈必不浮矣。

〔集註〕:
  王肯堂曰:病在太陽,脈浮無汗,宜麻黃湯。此脈浮當亦無汗,而不言者,謂陰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黃湯而用桂枝湯,蓋以三陰兼表病者,俱不當大發汗也。須識無汗亦有用桂枝者。
  程知曰:此言太陰宜散者也。太陰病,謂有腹痛下利證也。太陽脈,尺寸俱浮,今脈浮則邪還於表可知矣,故宜用桂枝解散。不用麻黃者,陰病不得大發其汗也,桂枝湯有和裏之意焉。
  程應旄曰:此太陰中之太陽也,雖有裏病,仍從太陽表治,方不引邪入藏。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