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註〕:
  論中,心下有水氣,發熱有汗,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者,屬太陽中風,五苓散證也。發熱無汗,乾嘔不渴,小便不利者,屬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也。
  今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陰寒深矣。設小便利,是純寒而無水,乃附子湯證也。
  今小便不利,或欬或嘔,此為陰寒兼有水氣之證。故水寒之氣,外攻於表,則四肢沈重疼痛;內盛於裏,則腹痛自利也;水氣停於上焦胸肺,則欬喘而不能臥;停於中焦胃府,則嘔而或下利;停於下焦膀脘,則小便不利,而或少腹滿。種種諸證,總不外乎陰寒之水,而不用五苓者,以非表熱之飲也。不用小青龍者,以非表寒之飲也。故惟主以真武湯,溫寒以制水也。

〔集註〕:
  喻昌曰:太陽篇中,厥逆、筋惕肉瞤而亡陽,用真武矣。茲少陰之水濕上逆,仍用真武以鎮攝之,可見太陽膀胱與少陰腎,一藏一府,同為寒水。府邪為陽邪,藉用麻桂為青龍;藏邪為陰邪,藉用附子為真武。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