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篇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註〕:
  濕家脈浮細,濕在外也,當汗之。今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脈不浮細而沈細,是濕邪內盛而為濕痺不通之候也。故但當利其小便,使濕從小便而去,乃濕淫於內之正治也。

〔集註〕:
  成無己曰:濕盛則濡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濕氣內流也。但當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濕氣。古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方有執曰:此以濕之入裏者言也。關節疼痛者,寒濕之氣,走注內滲,所以脈沈而細也。痺以疼痛言,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濕即水,水不外滲,則橫流不遵故道,利其小便者,導其遵故道而行
也。
  張志聰曰:關節者,腰背肘膝之大關,大筋之所統屬,不同於骨節也。濕流關節,大筋不和,故疼痛痺閉也。濕傷太陽,筋脈澀滯,故名濕痺,利其小便,則水道行而決瀆無愆,濕邪去而筋脈調和矣。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