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篇

  問曰: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註〕:
  此詳風濕相摶,一身盡痛,不惟不可下,即發汗亦不可失其宜也。
  風陽邪,濕陰邪,風濕相摶,陰陽受邪,故一身盡痛也。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則濕氣盛,雖發其汗,汗大出而病不愈者,但以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以其值濕盛之時,發其汗,大汗出,此汗之不如法,所以不解也。若治風濕者,必俟天氣睛明發其汗,但令其汗微微似欲出狀,則風與濕俱去,而病自解矣。

〔集註〕:
  方有執曰:陰雨不止,則濕不除,所以益當發汗也。然風濕本由汗出當風而得,則汗之大出者,必反濕轉加甚,微微似欲汗出,而不見出,則濕消而風散矣。此發汗之微機,後之人動輒以大汗為言者,去道遠矣。
  張璐曰:風濕相摶,法當汗出而解,合用桂枝加朮,使微微蒸發,表裏氣和,風濕皆去。正如濕家身煩痛,可與麻黃湯加朮同義

  程應旄曰:濕家不惟不可誤下,即汗亦不可誤汗。風濕相摶一證,一身盡疼痛,雖是微挾表邪,然其脈不浮,終是汗難大汗,治風兼治濕,但使微微似欲汗出者,是其法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