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

  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註〕:
  此詳申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之義也。
  卒厥之病,多脈脫而不見,脈脫不見而死者,是正氣不反也;脈脫不見而生者,是邪氣閉而復通也。非為厥氣一病,百病入藏、入府皆然也。譬如浸淫、癘風等瘡,從口起流向四肢,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也。蓋以病向外者,可治;病人裏者,難醫,亦此義也。

〔集註〕:
  趙良曰:脫者去也,經脈乃藏府之隧道,為邪氣所逼,故絕氣脫去其脈而入於內。五藏陰也,六府陽也,陰主死而陽主生,所以入藏即死,入府即愈,而可治。非惟藏府之陰陽然也,凡內外陰陽之邪毒出入表裏者,皆然也。
  徐彬曰:凡病邪能出陽為淺,故生;閉陰不出為深,故死。非止一病,百病皆然。復以浸淫瘡喻之,若從口起而流向四肢者,是邪從內發於外,洩而不進,故可治;若從四肢起,流入口者,是邪由外入於內,進而不洩,此藏氣傷敗,故不可治。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