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奔豚氣病脈證并治第八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註〕:
  發汗後,心下悸者,心陽虛,本經自病也。臍下悸者,腎邪乘虛上干心病也。奔豚者,臍下氣動而上衝也。欲作奔豚者,有似奔豚之狀,而將作未作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所以補火土而伐水邪也。
  上條發明外感寒邪能病奔豚,此條更申明,內有水氣亦能病奔豚也。

〔集註〕: 
  徐彬曰:仲景論證,每合數條以盡其變。言奔豚由於驚,又言其從少腹衝至咽喉,又言其兼腹痛而往來寒熱,又言其兼核起而無他病,又言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而未成者,其淺深瞭然。用和解
,用伐腎,用桂不用桂,酌治微妙。奔豚一證,病因證治,無復剩義,苟不會仲景立方之意,則峻藥畏用,平劑寡效,豈古方不宜於今哉。
  周揚俊曰:汗本心之液。發汗而臍下病悸者,心氣虛而腎氣動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