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註〕:
  凡失血之後,血氣未復,為亡血也,皆不可發汗。
  失血之初,固屬陽熱,亡血之後,熱隨血去,熱雖消而氣逐血虛,陽亦微矣。若發其汗,則陽氣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慄而振振聳動也。
  發陰虛之汗,汗出則亡陰,即發吐衄之汗也,故見不得眴,不得眠,亡陰之病也;發陽虛之汗,汗出則亡陽,即發亡血之汗也,故見寒慄而振,亡陽之病也。

〔集註〕: 
  李彣曰:奪血者無汗,以汗與血俱屬心液,血亡液竭,無復餘液
作汗也。今又發表,則陰虛且更亡陽,表間衛氣虛極,故寒慄而振。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