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註〕:
  此承上文互詳證脈,以明其治也。如熱狀,即所謂心煩胸滿,口乾燥渴之熱證也。其人當得數大之陽脈,今反見沉伏之陰脈,是為熱伏於陰,乃瘀血也。血瘀者當下之宜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之類也。

〔集註〕:
  李彣曰:血瘀內無實熱,故外證但如熱狀,而其脈不數疾,反無熱也。煩滿者,血瘀經氣不舒;燥渴者,血瘀津液不布。血屬陰,
瘀則脈伏于內,故為陰伏。當下之,以去瘀生新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