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註〕:
  飲家渴者,是水停氣不化生津液而渴也;嘔家渴者,是嘔吐胃乾燥傷津液而渴也,故曰嘔家本應渴也。先嘔後渴者,當少少與飲之,以和胃生津,為欲解也;若嘔吐後反不渴者,是必心下素有支飲故也。惟主小半夏湯止嘔,而不加茯苓者,以不渴並無新飲,且嘔後已傷津液,不可再行利水,重竭津液也。

〔註集〕: 
  李彣曰:此專以治嘔,言嘔家渴者,為欲解,以胃氣復而津液生也。若心下素有支飲,則不燥自當不渴,泛溢而嘔也。半夏、生薑
溫能和胃氣,辛能散逆氣,為嘔家聖藥。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