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太陰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痺,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欬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按〕:
  脾脹之「脾」字當是「肺」字,是傳寫之訛,發汗即愈之下,當有前條「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字。

〔註〕:
  此又詳申風水、皮水、黃汗、肺脹四證之治法也。
太陽病,謂頭痛發熱惡風也。脈浮而緊,似傷寒也,傷寒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面目浮腫,其人不渴,非傷寒也,乃風水也,發汗汗出即愈也。
若愈後而惡寒者,此為過於發汗,極虛得之,當補表陽,自可愈也。有是證渴而不惡寒,似傳裏也,但跗浮腫,其腹如鼓,乃皮水也。有是證胸中窒,反聚痛,不能食,暮躁不得臥,似裏實也;但身腫而冷,麻木如痺,此為欲作黃汗也。痛在骨節,似傷寒也,但其狀如水腫,欬喘不渴,此為肺脹也。以上四證,皆初病皮毛,狀類傷寒,故均以越婢加朮湯主之,發汗即愈也。
若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津液已奪,故不可發汗也。

〔集註〕: 
  趙良曰:脾脹恐是「肺」字之誤。靈樞經云:肺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也。
  魏荔彤曰:其狀如腫者,按其手足,未至陷而不起,故曰如腫,似腫而實非腫也。
  尤怡曰:太陽有寒則脈緊,骨疼有濕則脈濡,身重有風則脈浮體痠,此明辨也。今得傷寒脈而骨節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即非傷寒,乃風水外勝也,風水在表而非裏,故不渴,風固當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氣盛而實者,汗之乃愈,不然則其表益虛,風水雖解,而惡寒轉增矣,故曰: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若其渴而不惡寒者,則非病風而獨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視風水為較深,其證身腫而冷,狀如周痺。周痺者,寒濕痺其陽也。皮水為水氣淫於膚也。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襲於外,而氣窒於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熱為寒鬱,而寒甚於暮也,寒濕外淫,必流關節,故曰: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其欬而喘不渴者,水寒傷肺,氣攻於表,有如腫病,而實同皮水,故曰:發汗則愈。然而諸病若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不可謂水氣當汗而概發之也。仲景叮嚀之意,豈非慮人之津液先亡也哉。或問:風水外證骨節疼,此云骨節反不痛,身體反重而痠;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曰:風與水合而成病,其流注關節者,則為骨節疼痛,其浸淫肌體
者,則骨節不疼,而身體痠腫,由所傷之處不同故也。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謂腹如鼓而不渴者,病方外盛而未入裏,猶可發其汗也,此所謂渴而不惡者,所以別於風水之不渴而惡風也。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