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宗金鑑之 金匱要略註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註〕:
未成疸前,小便不利而渴者,是欲作疸病也。已成疸後而渴者,是熱深不已,故難治也。不渴者,是熱淺將除,故可治也。疸發於陰者,人必嘔逆,嘔逆者,陰裏為之也;發於陽者,人必振寒發熱,寒熱者,陽表為之也。此以渴不渴,別疸之難治、可治;以嘔逆、寒熱,辨黃之在表在裏也。
〔集註〕:
程林曰:黃家以濕熱相搏,有口燥、鼻燥而未至於渴,渴則津液內消,邪氣獨勝,不渴則津液未竭,正氣未衰,治之所以分難易也。陰主裏,濕勝於裏則嘔;陽主表,熱勝於表,則振寒發熱也。此條辨疸證之渴與不渴,有輕重表裏之分也。 |
尤怡曰:疸而渴,則熱方熾而濕且日增,故難治。不渴則熱已減,而濕亦自消,故可治。陰部者,裏之藏府,關於氣故嘔;陽部者,表之軀殼,屬於形,故振寒而發熱,此陰陽、內外、淺深、微甚之辨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