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篇目錄二
024.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陽主之。
025.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026.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027.
五苓散方。
028.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029.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030.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031.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032.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033.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034.
十棗湯方。
035.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036.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枝桂湯。
037.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038.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緊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039.
太陽痛,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040.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主之。
041.
桂枝人參湯方。
042.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043.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044.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045.
桂枝去芍藥湯方。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046.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仁佳。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