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目錄一

333.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334.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335.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336.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337.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338.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339.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340.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341.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342.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343.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沈者,附子湯主之。
344. 附子湯方。
345. 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346. 四逆湯方。
347.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348. 白通湯方。
349.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350.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351.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352.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353.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