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目錄一

175.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17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177.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178.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179.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180.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181.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182.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即止,此為陽明病也。
183.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84.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85.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186.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187.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188.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裏,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189.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190.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
191.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92.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93. 白虎加人參湯方。
194.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
195. 白虎湯方。
196.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197.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198. 小承氣湯方。
199.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200. 麻仁丸方。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