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註
傷寒論註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目錄二
096.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097.
桂枝甘草湯方。
098.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099.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100.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10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102.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103.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104.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105.
梔子豉湯方。
106.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107.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108.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生薑豉湯方。
109.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110.
梔子厚朴湯方。
111.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112.
梔子乾薑湯方。
113.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114.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115.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116.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117.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118.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119.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120.
桃核承氣湯方。
中醫藥實務講堂
梁永達中醫師 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