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類中風 傷風 痙病 破傷風 痺病 痿病 腳氣  
內傷  虛勞 勞瘵 自汗 失血 消渴 神病 癲癇 諸氣 
遺精 濁帶     痰飲 咳嗽 喘吼 腫脹 瘧疾 霍亂 
噎膈翻胃 嘔吐 泄瀉 痢疾 疸病 積聚 疝病 
頭痛眩暈 眼目 牙齒口舌 咽喉  肩背 心腹 
胸脅 腰痛 小便癃閉遺尿不禁 大便燥結

痺病總括:

三痺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病也。其風邪勝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痺。寒邪勝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痺。濕邪勝者,其痛重著,故曰著痺。此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痺也。

又有曰五痺者,謂皮、脈、肌、筋、骨之痺也。

以秋時遇此邪為皮痺,則皮雖麻,尚微覺痛癢也。

二以夏時遇此邪為脈痺,則脈中血不流行而色變也。

三以長夏時遇此邪為肌痺,則肌頑木不知痛癢也。

四以春時遇此邪為筋痺,則筋攣節痛屈而不伸也。

以冬時遇此邪為骨痺,則骨重痠疼不能舉也。

    曰入藏府者,謂內舍五藏之痺也。

一以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成肺痺也。

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成心痺也。

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成脾痺也。

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成肝痺也。

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成腎痺也。

    此皆以病遇邪之時,及受病之處而得名,曰五痺也。

所謂邪者,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周痺亦在血脈之中,隨脈上下為病,故同脈痺,但患有定處,不似脈痺左右相移也。近世曰痛風,曰流火,曰歷節風,皆行痺之俗名也。

    周痺,或痛或腫,或手或足,患有定處,痛無歇止,或從上病及於下,或從下病及於上;而不似眾痺,痛有歇止,左右相移流走也。

    周痺或兩手,或兩足,或隻手足,或偏廢不仁、不用,而似中風,但不口眼喎斜,身有疼痛也。

痺病生死證:

    痺在筋骨,則受邪深,故痛久難已。痺在皮脈,則受邪淺,故易治也。凡痺病日久,內傳所合之藏,則為五藏之痺。若其人中虛受邪,則難治多死。其人藏實而不受邪,復還於外,則易治多生。假如久病皮痺,復感於邪,當內傳肺而為肺痺,若無胸滿而煩、喘咳之證,則是藏實不受邪,餘藏倣此。

痺入藏府證:

久病皮痺,復感於邪,見胸滿而煩、喘咳之證,是邪內傳於肺,則為肺痺也。

久病骨痺,復感於邪,而見腹脹,尻以代踵,足攣不伸,脊以代頭,傴僂不直之證,是邪內傳於腎,則為腎痺也。

久病肌痺,復感於邪,而見嘔涎、心下痞鞭,四肢懈墮之證,是邪內傳於脾,則為脾痺也。

久病脈痺,復感於邪,而見心煩、心悸、嗌乾、噫氣,有時則恐之證,是邪內傳於心,則為心痺也。

久病筋痺,復感於邪,而見喜飲小便數多,夜臥則驚太息之證,是邪內傳於肝,則為肝痺也。

久痺不已,復感於邪,藏實不受而傳府者,凡見喜飲小便祕,不脹則瀉,不瀉則脹之證,是邪內傳於大小腸,則為腸痺也。

凡見少腹胞中,按如沃湯狀而痛,小便祕澀,鼻流清涕之證,是邪內傳於膀胱,則為胞痺也。

三焦之痺附於膀胱,從水道也。

胃痺附於大、小二腸,從傳化也。

膽為清淨之府,不受痺邪,故曰無憂也。

痺病治方:

小續命湯:治氣虛之人病諸痺。風勝,行痺,倍防風。寒勝,痛痺,倍附子。濕勝,著痺,倍防己。皮痺,加黃耆或桂枝皮。脈痺,加薑黃或加紅花。肌痺,加葛根或加白芷。筋痺,加羚羊角或加續斷。骨痺,加虎骨或加狗脊。有汗,減麻黃。便溏,減防己。寒勝,減黃芩,加乾薑。熱勝,減附子,加石膏,加減治之。

增味五痺湯:治氣血實之人病諸痺。行痺,以羌活、防風為主。痛痺,以麻黃、附子為主。著痺,以防己、羌活為主。皮痺,以黃耆、桂枝皮為主。脈痺,以紅花、桂枝為主。肌痺,以葛根、白芷為主。筋痺,以羚羊角為主。骨痺,以虎骨為主。

木通湯:三痺,謂行痺、痛痺、著痺也。宜用木通一味,不見水者二兩,以長流水二碗,煎一碗,熱服取微汗,不愈再服,以愈為度。若其痛上下、左右流走相移者,加羌活、防風以祛風邪。其痛,苦甚者,有汗加附子,無汗加麻黃,以去寒邪。其痛,重著難移者,加防己以勝濕邪,其所應加之藥,不可過三錢,弱者俱減半服。

五苓散:治胞痺,宜用加附子。

五苓散:治腸痺,宜加蒼朮,以利寒飲也。

三痺湯:治五痺不已,乘虛入藏,反留連日久,調理痺病之方也。

獨活寄生湯:治五痺不已,乘虛入藏,反留連日久,調理痺病之方也。

小續命湯:治氣實麻木,用加麻黃治之。

黃耆益氣湯:氣虛麻木,用。秋加五味子。夏加黃芩。冬加桂枝皮。

蠲痺湯:治痺病,而身寒無熱,四肢厥冷,名曰冷痺。

加味升陽散火湯:治痺病而肌熱如火,名曰熱痺。